闫少宏,生于1966.11.16,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5年博士毕业于欧洲杯竞猜平台,研究领域为采煤工艺与岩层控制。
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历任采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副总经理,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届首席科学家(第一届共29人),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ASCIT)会员,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论文抽查评审专家,《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论文评审专家,指导博士生8名,硕士研究生6名。
作为第一作者出版学术专著共3部,分别是:《综放开采“组合短悬臂梁-铰接岩梁结构”形成机理与应用》;《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中小煤矿》;《综放开采顶煤顶板活动规律的研究与应用》,其中针对综放采场上位岩层形成“组合短悬臂梁-铰接岩梁结构”的理论为业界大部分学者认可和引用。
在《岩石力学与工程》、《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62篇,其中独著两篇文章被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F5000,一篇文章被中国煤炭学会评为《煤炭学报》创刊五十周年百篇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
获奖共九项,外观设计专利一项。主要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课题一负责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排名14,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一。
1998年被评为“为邯郸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地专家”;2000年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2001年7月1日《人民日报》第十二版以题“博士矿长-闫少宏”对其事迹作为报道;2003年被北京市工委评为“北京百名专业技术人才”。
先后负责和参与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兖州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综放开采基础理论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装备”、科技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年产600万吨大采高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陕西省重点技改项目“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中小煤矿的创新研究”、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扶贫项目“云驾岭煤矿采煤方法改革研究”等十余项纵向科题研究。
主持不少于60项横向课题研究,解决了许多有重大意义的工程性课题,典型项目有:
(1)2000.3~2005.11以项目负责人和技术总负责完成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与陕西彬县煤炭有限责任总公司投资合作经营项目“下沟煤矿综放开采技术”。 5年内完成了下沟煤矿由年产45万t提升为年产300万t的全面升级改造,首创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2001年12月20日第五届煤炭科技大会上树立的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陕西彬县模式”,为我国中小煤矿的升级改造探索了一条有益之路。
(2)1996.3~1998.12年,作为原煤炭工业部的科技扶贫项目负责人,与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该公司下属的云驾岭煤矿大胆进行了4.0m左右不稳定、较薄厚煤层综放开采的实践,取得了全面成功,理论上突破了综放开采煤层厚度不能低于5.5m的认识,并且用理论和实践回答了综放开采工作面回采率可以实现80%以上,为类似煤层条件的综放开采提供了有益借鉴。
该技术在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全面推广,替代了该公司普遍采用的效率低、事故多、效益差的高档普采采煤工艺,使当时几乎濒于破产的公司起死回生。
(3)探索了技术性经营的服务模式
2010年率先提出了以煤矿综采工作面总体技术设计为统领提供成套技术与装备服务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2012~2019年在全国共销售成套设备60余套,合同额35亿元。
(4)探索了中国采矿技术与煤机装备出口业务
自2010年起探索中国采矿技术与煤机装备的出口业务,近10年来先后与10余个国家的研究院、设计院和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商务谈判,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组织出口到乌克兰3套薄煤层综采成套设备、俄罗斯1套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1套中厚煤层综采成套设备,7台掘进机、土耳其2台掘进机,合同共计9.5亿人民币,目前设备运行情况良好。
共发表学术论文63篇,代表学术论文有:
(1)放顶煤开采顶煤运移损伤特性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6),闫少宏、吴健,第一作者。
(2)放顶煤开采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煤炭学报,1997(1),闫少宏,独著。
(3)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确定的理论与应用,煤炭学报,2002(1),闫少宏、毛德兵、范韶刚,第一作者。
(4)用水力压裂处理坚硬顶板的机理及实验研究,煤炭学报,2000(1),闫少宏、宁宇、康立军,第一作者。
(5)综放开采松软顶煤落放规律的理论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4),富强、闫少宏、吴健,第二作者。
(6)A study on the laws of roof movement in longwall with top coal caving,96国际采矿科学与技术大会论文集,1996(10),第一作者。
(7)Top coal control in the face of soft thick seam in the longwall with top coal caving,第九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论文集,1999(8),闫少宏、樊运策、马金荣,第一作者。
(8)大采高综放开采几个理论问题的研究,煤炭学报,2008(5),闫少宏、尹希文,第一作者。
(9)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支架外载的理论研究,煤炭学报,2009(5),闫少宏,独著。
(10) 放煤损失率与冒落矸石堆积特征间量化规律的理论研究,煤炭学报,2009(11),闫少宏、张会军、刘全明、徐刚、尹希文、许红杰,第一作者。
(11)大采高综采顶板短悬臂梁—铰接岩梁结构与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煤炭学报,2011(11),闫少宏、尹希文、徐刚、刘全明、于雷、许宏杰,第一作者。
(12)基于ARAMISM/E 微震监测的大采高综放顶板活动规律,煤炭学报,2011增刊2,于雷,闫少宏,毛德兵。
(13) Study of dynamic bear characteristics and adaptability of support in top coal caving with great mining height.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e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Yu Lei,Yan Shao Hong,Yu Hai Yong ,Zhang Zhen。
(14)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煤炭学报,2012.5,于雷,闫少宏,刘全明。
(15)Movement Regularities of Roof Strata in Extra Thick Coal Seams with Fully-mechanized Mining,第23届美国岩层控制会议论文,2015.7,haohong Yan,Lei Yu, Xiwen Yin 。
(16)大采高综采技术现状及采面产量再提高技术途径研究, 煤炭科学技术,2015(8),闫少宏,于雷,徐刚,刘全明,第一作者。(注:2020年7月22日收到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的邮件,该论文被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数据库”收录)。
(17)China long wall mining technology and rock strata control theory, 2 ND Asian miming congress 16~19 January 2008 Kolkata ,India,独著。
Contact:Dr. Shaohong Yan, Professor
School of Energy and Mining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Xueyuan Road D11, Beijing 100083, PR China
Tel: 13501382863
Email: :202002@cumtb.edu.cn